欢迎光临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官方网
自身建设 - 精神文明 - 推陈出新 以孝敬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精神文明
推陈出新 以孝敬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布时间:2017-6-16 15:56:58 阅读次数: 来源: 作者: 图片:
    中国文明网: 简单的“生搬硬套”传统孝文化不能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胡老师,您觉得如何使孝道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
  胡泽勇:我认为,着力点主要应该放在以下四个方面,即回归“一个本位”,突出“四个特征”,处理好“三个关系”,强化“四个功能”。

     不应把孝道视作“治天下”的万能良方
  (一)新孝道应重新回归家庭伦理“本位”。孝文化的出现与敬老养老问题密切相关,传统孝文化是以“善事父母”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孝文化就其本原和核心而言是一种家庭伦理道德,建立现代新孝道应还本归源。传统孝道最终走上极端化与愚昧化,与其发展过程中的泛化与政治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当代,社会内部结构的组织化、多元化,行为规范的法制化,使家庭与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泛孝主义的基础逐渐消失,我们不应再把孝道视作一种“治天下”的万能良方。从时代需要上看,孝道只有回归家庭伦理,才能获得新的生机,焕发新的活力。

     从绝对服从的“单行道”转为互相尊重的“双行道”
  (二)新孝道应突出“四个特征”。新孝道应该具有现代性,富于新的时代气息和时代特征。要有平等、互益性。传统孝道以子女绝对服从父母为前提,强调子女应善待父母,是条不合理的“单行道”。因此新孝道需要强调双方亲子平等。年轻人要尊老爱老养老,老人也要把自己和子女当作法律上、人格上平等地位的人,爱护后辈,理解后辈,走“双行道”。
    要有情感、精神性。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已经基本解决物质需要的大背景下,非物质方面的需要已经成为尊老养老问题的主要矛盾,当代中国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增强,情感需求更强烈。这种需求不仅仅是天伦之乐,还有对怀旧心理的满足,有人格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新孝道在重视老年人物质供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其精神需要的满足。
  要有合法、科学性。传统孝道凌驾于法制之上,法制原则被孝治思想扭曲,导致种种以孝枉法或屈法徇孝现象出现,不利于法治的进步。当代新孝道不能悖逆现代法治文明的精神,必须“依法行孝”、“依法治孝”。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方式行孝、践孝。
  要有开放、延展性。传统孝道习以为常的行孝方式今天已经很难实现。相对于传统的孝行,当代孝行应该更理性,更灵活多样,充满现代气息。2012年8月,全国老龄办等部门发布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对从“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到“定期带父母做体检”等多方面提出了示范或要求,赢得了社会较为广泛的认同。新孝道在行孝对象上,要以更加广阔的胸怀,提倡在“善事父母”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爱”:以“爱心”孝社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以“忠心”孝国家,爱国报国;以“敬心”孝自然,善待“乾父坤母”。充分体现“天下为公”、“天人合一”的高远境界。

    政府和社会也应作为孝行的义务主体
  在孝道主体上,当代新孝道应该将政府和社会作为孝行的共同义务主体。新孝道在当今社会不应囿于家庭狭义的孝而是逐步转为面对社会的广义的孝。作为一种责任义务的孝道,并非专属于子女,该“尽孝”的还有政府,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对于政府而言,对老人“尽孝”首先是一种政治责任。对社会其他成员而言,对老人“尽孝”是一种社会责任。

    孝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 但尊老敬幼并非中华民族特有
   (三)现代新孝道应处理好“三个关系”。建设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对于传统孝道,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能片面夸大,生搬硬套。传统孝道的推陈出新是一种文化的进化与创新,这种创新既可以是批判地继承,也可以是完全的创新。其次,处理好民间风俗与政治法律制度的关系。在重建新孝道文化中,政府及其政治法律制度要发挥主导作用,倡导并推行孝文化适合当下的风俗习惯,使新孝道文化逐渐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社会准则之一。第三,处理好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孝道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但是尊老敬幼并不是中华民族的特有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中,许多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敬老养老方式。因此,孝道的推陈出新,要注意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以丰富和完善自己,使之“源远流长”。

    发挥“孝”对社会经济发展驱动作用 培育经济增长点
  (四)现代新孝道应强化“四个功能” 。弘扬孝道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现实考量,应该强化“四个功能”。
  教化功能。转型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从人的基本德性出发,以孝道开发国民内在的仁爱之心,培养个人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循序渐进,符合中国人重血缘亲情之心理,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因而更具有亲和力和实效性。孝道对内可以帮助人们修正品德,端正行为;对外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当前,要通过讲孝道,正家风,醇民风,清政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保障功能。孝敬和照顾年长者是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文化中的少数不变的价值因素之一。它反映了自我求存动力同社会求存动力之间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决定了人种的生存和进步。从现阶段中国国情和发展趋势看,以孝文化为依托的家庭养老模式,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我国主要的和基本的养老模式。倡导新孝道,就是要以家庭养老为核心、以社会养老为补充,实现养老保障的“中国梦”。
  和谐功能。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多发频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要而迫切。社会和谐的根基在家庭和谐,而孝道文化又是和谐家庭的基础。孝道是处理家庭关系的核心规范,家行孝道则亲子和谐,亲子和谐则夫妻和谐,夫妻和谐则整个家庭和谐。家和万事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强化孝道的和谐功能,由点及面,从而形成和睦社会风尚和社会环境。
  发展功能。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孝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弘扬孝道推陈出新,可以发挥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如通过发展老年服务业、开发孝文化旅游、打造孝文化产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孝敬”切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将事半功倍

   王平:孝敬教育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孝敬与爱国主义一脉同源。孝敬源于爱父母的家庭关系,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放大,“父母之邦”即为祖国,孝敬是爱国心的根源,爱国心不仅包括对故乡的情感,更包含着对父母的依恋和对祖先的崇拜。孝敬与廉政是相生相依的共同体,廉政是孝敬理念在公权关系中的具体体现。孝敬是社会文明的基础。实现社会文明,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类的社会本性和所追求的基本价值。孝敬以致诚信。孝敬教育和谐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孝敬体现人生奉献与自强不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以孝敬切入,开展爱国、廉洁、社会公德、诚信、和谐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报道
没有相关信息
上一条:开展诚信教育 倡导文明新风
下一条:倡导环保、低碳生活
推荐阅读
更多>>
热点文章
更多>>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版权所有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国兴大道海南广场1号楼9层902室 邮编:570203
Copyright 2005- 中国致公党海南省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